Friday, April 17, 2009

[Guest interview #5]with David:Fudan Pharmacy - McKinsey - PE

采访背景:这是一篇采访。却不是你平时看到的传统的形式。 David的思路很结构化,一切在娓娓说出的时候就如早就组织好了一般。 因此绝大部分内容是David的自述。 采访稿整理出来有两万余字。 整理完毕之后咨询过被访对象,他很愿意把自己的经历与更多的人分享。 于是你看到了这篇文章。为了保护被访人隐私,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Interviewee:
David
Interview time:
April 2009
By Away('s
Blog)

受访者背景介绍:
David,1997 年就读于SHMU,2002年考入FDU_SHMC临床药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后就业于**** Healthcare,于2006年4月加入McKinsey。作为SHMC毕业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David热心于公益事业,尤其是把自身经历分享给师弟师妹,让大家多一份思考,少走一些弯路。
Your Life is Made by Yourself
笔者于2007年11月11日采访了David。在简陋的座谈条件下,David将几年以来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娓娓道来,让人佩服其远瞻性和毅力的同时,也让人感慨于其波折的经历和坚持的信念。

以下是由David采访录音稿结合部分笔记稿整理的全文字稿,未经删减和修改。

笔者:这次采访稿的目标读者是整个FDU,最主要SHMC的学生,本科生与低年级研究生。目的是通过你,高年级的学长,介绍一种出路,一种生活和一种思想。 首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David:我觉得(这次采访)不管是以报纸的形式,还是电子版的形式还是院刊的形式(刊出),听起来都是比较有意义的。作为校友,是义不容辞,像这样的(活动),一定要出一份力。

我是1997年到了原来的SHMU,当时是保送。那个时候初中不知道医学到底是什么,感觉医生这个职业很高尚,很decent,有身份。我在中学数理化都不错,当时听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总是想往那个方面偏。后来真正在选择的时候,又受到家庭的影响,觉得医学这个领域还是与许多生命科学进展分不开的,相通的。那个时候阴差阳错,正好SHMU有这么一个名额,就过来了。其实当时有别的option,也可以去清华,复旦,读一些其他的科,比如理科,或者管理学科。但是当时一门心思,就想学医,正好有这种机会,就进了。

进了以后,落差还是挺大的。(学校)条件很差,与感觉中,通过宣传资料了解到的,一个有悠久历史,学术地位很高的学校(差别很远)。校舍很破旧。直观的感觉,比较破旧。跟以前中学条件形成落差。读书以后发觉学习的内容和师资觉得挺有落差的。学医进来以后学基础课,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恰恰是这些基础学科,现在回想起来,这样一个学校,不可能太强。因为不是综合性大学,没有那样的资源。而它真正强的师资,到了高年级以后,会发觉,临床上,有大家,有很多有作为的中青年医生、专家。但在基础阶段,特别是公共基础课,感觉非常差。高中时候比较拔尖的(学生),多少有点优越感,尤其是在上海。(因此)期望值很高。

我们如果到综合性大学,可能会好一些。个人风格追求完美,也比较学术的。综合性大学条件优越些,形成落差,导致对学校、专业的兴趣有所下降。这是一个直观的感受。医学院的竞争环境不一样,以前数理思维比较强的同学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学医有它的方式和规律,说到底就是要能耐得住寂寞,能吃苦耐劳。像我们这样比较喜欢耍小聪明的,或者说比较心浮气躁的,就学不好。所以就感觉到竞争压力很大。有的同学,特别是外地的,学习很刻苦,杂念比较少。学医压力很大,不像文科,用功一点和差一点,差距不大。它的反映还是很明显。

笔者:是成绩上的差别吗?

David:对。它硬碰硬的,都是死记硬背的。基础医学阶段,非常枯燥乏味。“怎么这么苦啊”。而且优越感逐步丧失。原来数理思维很强的,所谓的比较聪明,感觉使不上,这东西就得费死力才行。

但是基础医学阶段,但是还是对于一些新兴的东西还是很感兴趣的。尽管对学校的硬件条件,对师资,对实验设备,有一种不满。这种不满,现在来说,有一些幼稚。把这些东西和自己的一些感受,和motivation相连。好比说,我在一个世界一流的专业,有世界一流的学者,非常先进的设备,很多的成果,很光辉的成绩。这个时候我觉得人的motivation就比较高。这也是人之常情。个人(在乎这个)的程度不一样。我属于那种非常在乎外在环境的,至今我的性格都没有变。当时在这么一个情况,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就比较娇气吧,说白了就是这样。一种非常不成熟的把自己的动力和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就觉得,哎呀,环境不咋地,提不起精神来努力学习。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还是比较有ambition的一个人,所以做这行医学界还是有很多新兴的东西,比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细胞凋亡,神经信号转导,生物技术这种的发展,我还是很感兴趣的。我选了很多选修课,也上得挺认真,这些东西我至今受益。我还是很感激在SHMU有一些基础学科的课本以外的东西,比如讲座和选修课。这些knowledge至今仍是我一些fundamental的东西,永远不会忘记的。

现在生命科学在发展,很多东西当时在打基础的阶段,很多概念很清楚。高等教育当中很重要的是学习一些概念,框架,基本功,是培养一个sense。长远来讲,参加工作以后,如果不是搞科研的话,或者不是从事某种方面的临床的话,肯定大部分知识不会永远记在脑子里。今后真正受用终生的是这些概念。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灵活性选择课程,都是非常好的,是真正对将来有益的,而不是说单纯的追求考试成绩或者书本的灌输。实践证明,都说明成功不在于一次两次的考试,而是在于一个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里面就包括了你的知识面。所以学那么多东西,最管用的是最基本的概念,观念,理念。你学过医了要有这么一个 sense。在行业中提到某种新技术,或某一种业务,要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说一定说细节那么重要。尤其说以后发展leadership来讲,要处理好width和depth之间的关系。要“T字型的发展”。现在公司里提到的“knowledge skill要非常的broad,各个industry的knowledge要具备,同时要有你的spike”。一专多能,或者讲在博的基础上专,在英文(字母)里是一种“T字型”的发展。

除了这以外在基础医学阶段,本科期间,另一个印象很深的,SHMU的公共卫生教学搞得非常好。公共卫生的师资很强,要求临床学生要学习公共卫生的课程,是必修课,学分很高的。有流行病学,有卫生统计学,有预防医学。这三门课我现在也是受益终生。统计学给了我最基本的数量统计的概念,现在我们从事管理咨询,金融分析,或者进行经济学一些课程,都离不开统计学,这是一个基本的数学概念。

流行病学,对临床大夫来说,也是一个研究的基础理论,是研究人群的健康的。这种方法学是触类旁通的。这些knowledge恰恰为我后来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打下很好的基础。

笔者:能举一个小例子吗?

David:比如说,临床流行病学强调,研究要双盲,对照,(要做)病因的研究。当时研究一个案例,流行病学很多都是案例教学。比如1988年甲肝大流行。怎么找到病因的,有一套思路,提出假设,搜集数据,来prove or disprove这个假设,这只是间接证据。直接证据从实验室里得到。这些东西和麦肯锡的方法也好,与商业管理当中的一般的方法也好,如出一辙。可能是我头脑本身就比较analytical,分析性很强,学这些课程就如鱼得水,很感兴趣,这些训练,实际上是我进入商业分析的启蒙。

我们学流行病学时,带教老师都是博士研究生,他们说,学流行病学有一个好处,考GRE的时候一种逻辑题,特别好。麦肯锡在入职的时候有一个笔试,就是案例型的,提供一个背景,逐步的提供一些信息,让你做选择题,有的是逻辑判断,有的是计算。实际上,这些方法,在流行病学案例中已经完全体现出来了。我最早接触这种思维训练,就是在这门课程上。我觉得对我的印象非常深。

我们平时这个医学院的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目前从事的工作,到底和管理咨询存在多大的距离。首先一点,在商业领域中,行业很多,单就管理咨询来说,并不在乎你是什么专业背景,而是在乎你的思维。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麦肯锡我们需要 diversify的background。我们有很多的Ph.D.,有很多的硕士,有很多的M.D.。学历里除了undergraduate以外,还有 advanced degree,里面又包括academic和professional两种。医学是professional,law也是。还有 pharmaceutical也是。Academic的比如life science,physics。因为我们会发觉,思维能力强,是指他的逻辑性,结构性,创造性,这些思维其实是不分专业的。而往往理工科的,从事过科研的,有高学历的,(比如)有研究生学历的,会更强。具体到医学院来讲,科研,特别是人群的研究。比如McKinsey,problem definition,到issue tree,即问题树,再analysis,这样一个过程,与科研是很像的。很多时候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要求很高,对结构要求很高。要求思维非常具有结构性。把一个问题分解了以后变成一个无懈可击的,我们称之为“MECE”的tree,就是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就是分解项目之间互相是排斥的,它的加和又是穷尽的。和科研不是很像吗?在这当中数学要求很高,经常要做model,一个问题经常用数学化的方法去定量。这个和理工科,和科研都是很相关的。这就是为什么说专业背景对于管理咨询并不是障碍。商业类的工作,大致分为三类,管理咨询,市场销售,金融。比如市场和销售门槛很低的,说到底是看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倾向,aptitude。你是不是fit,是不是适合你的工作,专业性弱一些。咨询很强调你的思维,金融有一定专业门槛。如果要从事金融,要比较早的进行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训练。举个例子,我们公司现在有个同事,是北医今年进我们公司的,药学院硕士,后来研究生阶段是药学管理学。他个人对金融很感兴趣,他自己自学了很多金融知识,在中信证券,中金这样的公司做过实习,做行业研究。对证券的交易也有一定的了解。这完全是他个人的兴趣。对他来说,他从事金融业是一个possible的option,前提是他做了这样的准备。

除了生命科学方面学了很多sense之外,技术方面,还有一些卫生经济学。教研室的胡**教授,陈**教授,这些人(给我们上课),当时我们上这个选修课也是受益匪浅。那些宏观卫生政策的了解。刚才提到的是知识面的问题。临床医学是我的专业,是我的major,但是我很感激母校,在本科阶段让我全方位的,包括技术,研究方法,数量,这些概念,宏观的卫生政策。都给我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如果医学生只是死记硬背那么几门课的话,对于整个医疗卫生事业还是了解很少。这也反应出我个人的个性,说明我的思维比较宏观,这是为什么我后来适合从事管理咨询。不是说所有人必须这样。有的人适合做一个专业型的技术人才。我不太容易钻进去,需要一个广的视野。当时汲取的母校的养料,有那么多好的老师,除了课内,选修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转入临床以后。临床刚开始学的时候,挺神往的。基础医学觉得挺boring的,但临床直接在医院里,一边上课,一边见习,有直观的感受了,觉得挺exciting的。

笔者:
是因为觉得新鲜吗?


David:新鲜!觉得医生,特别是在学习阶段,要联系临床思维,要练习写病例,我觉得这些都挺有意思的。然后每当学习一个新病种,涉及到它的发生发展,治疗手段,等等。这个不像基础医学那么枯燥,看得见摸得着,很具体。感觉救死扶伤很神圣。一度想当大夫。什么时候发生转变呢,我觉得是实习医生阶段。刚开始实习的阶段。以前分示教,课本阶段,非常粗浅,第五年实习,在教学阶段和实习阶段之间有一个见习阶段,这个阶段在内科和外科,相当于当实习大夫,熟悉医院基本流程,大概四个礼拜。我觉得那个时候,到实习的第一阶段,是一个转变期。当时接触到医院工作的实际,觉得很辛苦,压力很大,生活方式——当时比较幼稚,lifestyle不是我想要的。当时比我们早的同学在2000年以前实习同学都很认真的。我觉得和时代有关。时代大环境有变化。我们在入校的时候觉得医生挺有身份的,在2000年以后发生了一个变化,医生的职业环境在恶化,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医生的风险越来越大,就业越来越难,收入也低。在住院医师阶段收入很低。所有这些都是负面因素在影响着我们。另外一方面,市场在逐渐的开放和活跃,机会越来越多,而且2000年和复旦合并。这些因素带来了新的思想。一边是push,一边是pull,很多人都在动脑筋了,包括我在内,想找一个出路。

当时很简单的想法,去公司,医药公司。因为那个时候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已经很活跃了,很多医药代表已经很成功了,很多是我们的学长们。那个时候方兴未艾了,看到很多成功案例,收入还是很高的。我们当时很多同学自己评估了一下,觉得自己不适合做销售,感觉上销售还是有点抹不开面子,希望工作不要求人,体面,收入也不错。当时我接触的第一个公司是默沙东,MSD,医药业巨头,当时世界上的No.1。他们来招人,(那场宣讲会)是我有生以来,参加的第一次宣讲会。默沙东的人的 professionalism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觉到底是大公司。我当时问问题,还送了我一个小地球,纪念品,和一本小的默沙东的笔记本。这些东西我至今保留。(当时)感觉很新鲜,现在回想起来挺可惜。默沙东招医药代表,当时有几个职位,有医药代表,有医学部的人员。当时来宣讲的是中山医院心内科的一个研究生,毕业过去做的,以前也做过临床大夫。我们听下来对医学部比较感兴趣,比较decent一些。当时说要研究生。有点错失。

那次以后就想明白了,死活都要读研究生。因为一个感觉就是,人家大公司同样职位,本科生只能做销售代表,而研究生可以做医学部,我当时感觉医学部比销售代表要来得好,就死活要读一个研究生。这么一种思想。现在想想挺可惜的,当时如果说真的去努力面的话,说不定就做了销售代表了。不过这种东西,人生不能倒过来走。所以很多东西命中注定的。反过来讲,如果我去做了销售代表,可能也没有今天的我。这也可能是一个插曲吧,是一个思想转变。与此同时,当时还有一个我非常好的同学,后来去了第四人民医院。他和我一起考研究生,和我一起参加默沙东的演讲会,一起和我琢磨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将来出路在哪。很有意思的是,他最后并没有离开医生这个行业。他因为研究生没考上,所以就被迫分到了医院,现在做得不错,做骨科大夫。我觉得挺幸运的,我上了研究生。很多东西都是机遇吧。跟他在聊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探讨医疗保险的问题。那个时候还有个医疗保险的资格考试,叫HIAA。这个是我在Google上搜这个东西,是我对金融感兴趣的一个导火索。因为HIAA是医疗保险方面的,后来了解下来这个认证不咋地,跟就业没什么关系。由于(关心)这个(看到很多认证)在很多文章里蹿出来了,很多金融类的考证,有一个非常厉害,叫CFA。当时埋下了一个种子,这个CFA不错。

下了决心考研,知道了CFA这个东西。不管怎么地,我得读个研究生,因为只有这样,我才有这么一个敲门砖,去进入我理想当中的职业。后来努力复习了迎考。后来选专业的时候想得很清楚,因为我要进公司,想进医学部,觉得这个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同学最理想的出路了,又是医学部,又是公司的生活方式,外企,白领。就选了临床药理的专业。临床药理是从事药物临床实验研究的,药物临床实验恰恰是大的医药公司医学部所承担的工作,有一定的专业性,而且临床药理和医学部直接相关,很多方法又跟统计学,流行病学,密切相关。我擅长这方面,逻辑思维比较强,喜欢做一些数学分析的工作。所有这些促使我去选择这个专业。后来初试,复试,也很顺利拿到offer。

这个时候我开始新的思考。我觉得大五一个很重大的变化,逐渐从一个学生到开始考虑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研究生的学习只是一个准备当中的步骤,或者说一个背景。更多的东西在继续的思考。举一个例子,和我同一届,七年制有一个同学。是第一个从七年制放弃硕士学位,五年级毕业的人,去了普华永道,PWC。这个例子是开创性的。他的学习成绩很好,英语也很好,应该说比我好。那个时候非常勇敢的走出这么一步,给我们一个很大的震撼。那个时候和复旦合并了,我们也开始思考,这些职业的机会,类似与咨询,四大,金融,我们能不能有机会,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想寻求这么的机会。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之后,我想起一件事情,如果我将来想求得一个很好的发展的话,我还缺什么?我有什么样的途径去达到,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我们目前还有多大差距,我们怎样去 catch up。

我做了一系列的工作。第一点,我到社会上去听了CFA的宣讲会,对这个所谓的全球金融第一考的情况,从中认识了一些人,知道原来还有证券界,投资界,他们圈子里的考试。第二,我由此去了复旦,同济,交大,广泛的听了经济学的讲座,包括职业发展的讲座。在一个讲座上,我认识了一个人,当时是新加坡到上海来创业的,叫GX-Excel associates limited,高升咨询有限公司。他们的老板是两位新加坡人,一位原来是Goldman Sachs的banker,一位原来是JPMorgan的banker。兄弟俩创建。当时到上海的初衷是进行职业培训,针对中国当时MBA这些,怎么样进入全球性的金融机构,想开展一系列的职业培训,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商机。包括后来他们出版了一本书,叫做《如何进入全球性金融机构》,我目睹了此书写作的过程。当时他们去同济大学进行一个讲座。我是怎么知道这个讲座的呢?我参加了CFA的宣讲会,认识了一些朋友,都是志同道合的,其中有一个是同济大学金融学的博士。成朋友以后,五一期间,他说我们最近有一个讲座,是工商管理学院的,与CFA有关,你要不要来听一下。我说好,就去听了。当时他们提到他们有职业规划方面的咨询,我也很大胆,我就上去问:老师,能不能以后有机会去你们公司请教一些问题。当时张先生,也是我的老师,他说可以的,只要预约就可以的。这件事情我就记在心里了。我广泛的听取这样的讲座,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这样的知识,不光是了解知识,我还建立这样的网络,认识人,同等重要。我当时意识到,本科期间英语很差,当时我们班有两个女生,去了国外留学,英语非常好,我觉得差距很大很大,简直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我下定决心,报了高级口译的课程。我同时报了高级口译课程和高级口译研修课程。高级口译研修课程请了当时高级口译课程的主编和美国领事馆的口译,两位顶尖的师资来讲的。我胆子很大,报了两个班。当时上课到什么程度,一,二,四,五,六几乎每天晚上都在上课,上英语课。我那个时候在临床实习,可以有时间的。已经考上研了,工作总是有下班的,实习生后来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我没有玩,还是挺用功的。临床本科生论文都不用些的,其实本科毕业是非常轻松的一件事情,跟研究生毕业完全两码事。我当时make full use of my time。我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我觉得以前很不用功,要补回来。

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下,我四级只考了75分,六级,努了一把力,考了80分。这样一个基础是很差的,嘴巴根本张不开。不仅如此,当时高级口译课程很多单词都不认识,读不出来,怎么办?只要我有时间,我会到颜福庆像旁边的小花园,每天早上,中午,都会去那里朗读课文。不会的词,买了一个文曲星,把音标标在单词边上,就这样死记硬背。大概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摆脱了原来的状态,一下子进入到高级英语的状态,完全跟上了。在培训班里非常活跃和积极的学员。与此同时还有经济学、管理学讲座、CFA。在我快毕业之前,复旦本部的人都实习什么的。你说我这么多年都没有好好实习过,我应该找一个实习工作的机会。我就去联系了之前提到过的高升咨询公司,厚着脸皮打电话去的,他的秘书接的,他的秘书说,好的,我把你的情况记下来,跟老板汇报一下,再跟你约时间。果然第二天就给我打电话了,说可以约一个时间见面。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面试。我穿了一个不professional的,当时还不懂得dress coat,穿一件短袖的衬衫,打了一个领带,那个领带很长很长。到那边去以后,英语已经摆脱障碍了,可以用英语交流了,还是都是汗,很紧张。但是面试得很自然,很轻松。他大概问了一下基本情况,对什么感兴趣。我当时就表达了以后想进行管理咨询或者是金融,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性。他说 theoretically, it’s possible. 他们也对我的热情非常认可,当时提出几个建议,对我后来起指导性作用的。第一,要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径学习金融管理的知识。要get yourself exposed to financial and business media frequently。他指定我要看《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导》,《财经》杂志;英文版的,要经常上网浏览《Wall Street Journal》、《Financial Times》(FT)、《Business Week》、《Fortune》、《Forbes》等等。当然最主要的是中文的两份报纸。英文的话要经常看英文的financial media。后来我发展到什么程度,我先汇报一下我怎么做的。我订阅了一年的《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导》来看。没有看完,我尽量看。一年后,我觉得自己的sense建立起来以后,才停止订阅。在读研究生期间的三年内,只要有空,就会去浏览economist,CNN,和wall street journal。也是逼着自己去看。除了这以外还经常浏览CCTV-9的网站。经常看,读,还看bloomberg,蓬勃,世界上第一大财经媒体,有实时的,在线的新闻播报。我看,朗读,听,有在线的这些东西,又训练听力,又训练朗读。第二步,要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考证。我当时选的是CFA。这个过程当中,我参加了一些培训,一个香港公司,老师很好,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认识了人。第三,他说,一定要有机会参与实习。他说我现在有一个机会,要不要来做一做。我觉得机会从天而降。当时正好巧了,与医疗有关的,是他的一个朋友,在新加坡开发,生产一种像手表一样的动态血压测量仪,像24小时holder一样的。他要我做一个市场分析报告,给了我4000块钱。我当时觉得,收入好高啊,做得非常的认真。那个时候连电脑都没有,上图书馆,上网查资料,用自己家的电脑打文件,成一个报告,这是第一份报告。当时写了市场分析,竞争的分析,和regulatory的situation,法规的情况。现在看看是一个太棒的exercise,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目睹了他们一本书(《如何进入全球性金融机构》——笔者注)的撰写,还有他们本身工作当中一种 professionalism,职业精神。让我逐渐的成为了一个职业人。

笔者:呆了多长时间?

David:呆了一个多月,每天都去,除周末之外。我印象特别深,我做的时候主要参考书是《医药市场营销》,还是在上医学选修课的时候用的一本书。因为这本书是中国药科大学编的一本教科书,就是把市场营销理念介绍一下,很浅显易懂。基本的概念,比如市场细分、市场份额,目标市场,等,都是从里面学的。

这个过程当中,阴差阳错的看到另外一本书,成为我的一个向导。叫做《外企高薪职位面试指导》。这本书是复旦大学校友程刚主编的,当时的团委书记夏克家老师也作了序。这本书影响了几代人。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呢,因为我的老板要写这么一本书,就去市场上找同类的书进行参照。买回来一看说这本书写得不灵,不professional。后来我一看,写得很好啊,你们写得太死板了,但又不敢说。至少我突然得到了这本书,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很重要的information,如果不是因为那样的机会,可能我几年以后都不会去看这本书。而看这本书,简直是醍醐灌顶啊。这本书,可以说是划时代的,2001年,第一版,可以说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之前从来没有过对当代职业发展有那么好的圣经式的教科书,现在是雨后春笋了。有大量的真实采访,有非常好的总结,可以说是写的相当权威。

那本书是很有启发性的,包括当时的理念,怎么写简历,一些基础知识,面试案例。大开眼界,想不到还有那么多学问。很多理念有很大冲撞。过去我们找工作还偷偷摸摸的,它里面倡导的是追求一个好的职业起点,这个是很光明正大的,也是一个检验自己的成果。

到了我读研究生之前,在短短半年之内完成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英语从一个比较差的基础到高级口译(水平)。高级口译是11月考出来的,然后就开始做学术讲座的口译。最早是小型的,WHO的专家,讲临床试验方面的东西。后来替一家公司,超声造影剂方面的,讲得挺专业的。学术讲座做了现场的口译,得到了锻炼,英语提高很大。然后在其他方面,理念上完全转变,已经初步知道寻求职业发展的方法论,技术性的东西,怎么去操作。第三,已经开始执行了。包括初步的实习,日常不断的把自己expose到那些media当中去。

研究生以后三年怎么过的呢:

经过那半年,开学以后,想法和最初的,读研究生是为了进医药公司,已经有一些变化了。说白了就是眼界更高,视野不一样了。当时我意识到天地很宽阔,还有很大的潜力,怎么去拿,怎么去catch up。

第一年定下一个基调,研究生期间,重点是为就业做准备。研究生学习和科研作为一个基础,课余的时间主要花在为就业做准备。Energy的分配也很清楚。那个东西(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只是作为任务完成。两者之间的比例大概是,overall的话,大概是5:5吧。研一我上了一年的课程,研究生课程巩固了那些统计,学了一些高级统计学。与此同时我在外面学CFA的金融。发现金融里面有很多knowledge和上医学的东西差不多。第一年考了CFA的第一级。

第二年,03年非典挺苦的。第一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第一年暑假可以做一个实习的。因为非典,CFA的考试也耽误了,拖到了12月份。那个春天和夏天过得挺窝囊的。那个过程当中我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在2002年的秋天,一系列的参加了复旦的宣讲会,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行业,主要是金融,具体讲就是投资银行,管理咨询和四大。可以说,即使到今天,我不可能说所有行业都从事一遍,但是这是扩宽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到现在我知道各行各业什么公司大概是一个什么情况,这也是很好的一个point:准备就业的时候,宣讲会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机会,要趁早。

(听宣讲会的时机,)本科生,大二就可以了,研究生么,研一。要prepare,mentally,要知道将来要申请的时候要走什么样的程序,准备什么样的材料,要心中有数,公司什么样的风格,它的文化。非典挺惨的,就那么过去了。

研二开始我就想到另外一个话题。突然意识到自己缺乏一点leadership的一些experience。当时我非常主动的参与了园区的管理工作,参与了校研究生会的工作。以前做过一些,但没有做得很高。那个时候我是下大力气去做的。参与了很多大型活动的组织,特别是到复旦本部担任研究生会的领导岗位,增长了很多见识。

第二年春天第一次接到了投行的电话面试,JPMorgan,那是三月份的时候。没想到会打电话来,非常非常紧张,全英文的电话面试。我强忍紧张,非常真诚的present自己,没想到给他留下印象很好,后来还参加了上海地区的面试。后来才知道一共才6个人,选取一个人。另外5个人都是经管背景的研究生。我觉得也挺不容易的。面得不是很成功,至少是一次历练吧。

临近第三年发觉暑期实习已经不可能,JPMorgan又不是很成功,说明自己还是有很大差距,感到一种危机感。(这个实习)是summer intern。就是因为JPMorgan的事情,认识了邯郸校区经院的一个同学,当时他正在搞SIFE,他就说,我们这么一个活动马上就要比赛了。他也知道我挺有实力的,就说你要不要来帮我们一起做。我说好。为什么,因为我在学校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参加过国际性的商业竞赛,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所以我参加了。

第一年是6月份比赛的,复旦在小组赛中就输给了交大。当时我就意识到SIFE的宗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输,我们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这就埋下了一个种子,后来我在第二年带领SIFE拿了全国冠军,05年。

04年夏天开始闭门写论文。非常的苦。这时候的心已经野掉了,突然收起来是很痛苦的事情,压力也很大,知道面临毕业了。度过了一段比较难熬的日子,在04年的夏天到冬天,好歹完成了任务。我也不求更高的成就,就这样而已。由于当时没有意识到研究生毕业的严峻,由于原来的欠账太多,客观上造成了第三年科研任务骤增。原来的计划就打乱了。秋季是招聘的季节,赶场子。那个时候已经不可能了,这也是一个平衡吧。好在我有经验,所以即使没有机会参加,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这里有一个启示,大家还是合理安排时间,第二,早准备还是有好处的,有的放矢,心中有数,不一定要赶场子。

第三年我逐渐意识到,在我毕业之前,我觉得自己有这么一个责任,在我毕业之后,要给学弟学妹留下点东西。我这些年的思考和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应该更多的share给其他学弟学妹们。我自己那个时候就业那么艰苦,很多东西,后面的人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少走弯路,吸取经验。那个时候我就开始策划,要成立职业发展协会,就是今天的枫林前程无忧协会。

03年的SARS,04年的科研,并没有什么时间去实习。不像文科的研究生,一直在外面实习。还是一篇空白,科研任务那么重,客观上给我求职造成很大的障碍。我这个时候期望值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那个时候有个起伏,我被JPMorgan拒以后,我一度怀疑像我们这样专业的人进入咨询和投资银行的可能性。那年包括McKinsey什么的,我一个都没有投,我觉得不可能,我那个时候心情是很低落的,这跟科研也有关。就好像,搞了半天你连这个都做不好,谈何什么什么工作。
(找工作)当时主要针对的是医药公司,我印象很深,我曾经面过强生医疗,面过诺和诺德的全球管理培训生,主要是这两家。强生医疗,第一轮面试是HR面的,那天我在做实验,时间赶得很紧很紧,后来就迟到了。比如约的是6点钟,5点钟出发都有点悬的,交通很堵,很难打车。那天一直忙到5点半才离开,就迟到了一会儿。连第二轮都没有进。

诺和诺德是志在必得,宣讲会在九江路上的大酒店,包了一个场子。自己信心满满,当时和全国销售总监聊得挺好,对我印象也很深。发生了很多插曲,先是网申阶段,申了以后,人家都接到第一轮面试通知了,我还没有接到。后来打电话追到北京,反反复复追,才查出来,因为是他们网站一些技术性的原因,把我的简历给误删了。非常紧张,当时北京外服是外包给他们的。Telephone interview,电话里问了很多问题,我就非常动情,说为什么这个机会对我来说很重要,我说我开始没想到会这样。他说我觉得还不错,就额外安排一个(面试)。第一轮有一个外国专家,另一个是他们公司自己的人,面了以后会提一些建议,实际上是为你以后做面试做准备,会给你一些feedback。第二轮,是平生第一次群面,压力暴大,管理培训生,全国只招5个,除了医药类学生以外,整个上海地区来讲,复旦,同济,各种专业的都有。那个时候就业还不像现在这样的形势,02到05年,都挺差的。后来才逐渐经济转热的。他们都非常的aggressive。后来也是通过了,天气也很冷了,在淮海路香港新世界,现在那地方我很熟了,当时我也是第一次去。后来到了1月份,我们去北京做第三轮,做拓展训练,在北师大。大冬天在大操场上做拓展训练,team building。现在想想挺搞笑的,简直把我们当猴子耍。但是没有通过。也是心情蛮矛盾的。

后来感觉就是说,太想要了,另外,风格上不适合。现在想告诫一下学校里一些往往是比较活跃的,学生领袖型的同学,心态一定要摆正,不要太自以为是,不要好高骛远。往往反而是条件比较好的同学,自我感觉太好。在求职的时候,事实上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求职的时候你就是要放低姿态,拿出拼的一种态度去应对,更加不能流露出优越感。这些都反映出将来不适合团队的一些工作,或者不适合脚踏实地的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实际上现在高校的毕业生,都要做好吃萝卜干饭的准备。这是很多人都有的教训。当时我们认识的复旦本部,经管的,所谓的牛的学生,拿不到好的offer,为什么,太自以为是的。

笔者:总的来说还是要低调。

David:对的,心态要好,要低调。那次打击,真的是很大。北京归来,没有拿到offer。我面到最后一轮没有拿。那时候面向应届生机会就不多,除了事业单位,医院,公务员以外,公司比较好的就这两个机会,全部都(失去了)。那时候实验已经结束了,还面临最后一道坎,就是毕业。在这个情况下,就业那么不顺,已经春节了,找不到工作,非常非常(低落)。前面踌躇满志,准备三年有余,现在面临毕业,这样一种下场,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当时急病乱投医,什么地方都投,房地产也投,保险公司也投。最后也不了了之了。别人看着你也不是太适合,面试机会都没有给我。

后来就开春了,就忙着写论文,毕业答辩的事情。心情也很压抑,很紧张的完成那件事情。一直到3月底,把毕业的事情都搞定了。4月份我做了件事情,我们的协会正式成立起来了。在我的介绍下与复旦那边的咨询协会取得了联系,然后学习他们的经验,引进了JA。当时我的想法是,我们需要一个载体为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接触到企业当中的人,商业文化和知识。在最初的2期学员,我都亲自参与了面试,跟每一个candidate都有过交流。事实证明,这个后来成了黄埔军校的一期和二期。我们当时就业很难,后面一年,机会很好。一大批同学经过培训(拿到了好的offer),当然他们自身也很有实力了。他们都感觉,通过这么一个过程,这种知识,人,团队协作的方式,都给他们一个很大的锻炼。比如我们一期学员当中,进强生的,美敦力的,阿斯利康的,拜耳的,西门子的,精英荟萃啊。连续两届都这样,非常成功。我感到挺欣慰,自己工作没找到,但是(帮助了这么多人)。

第一次宣讲会请的是强生的大中华区终裁,现在是美敦力的大中华区总裁,Simon Lee。至少我们推动了这么一个事情的发生,推动了枫林校园文化的转变,我个人还是感到很自豪的。包括到现在为止,这个前程无忧协会,还在发挥它的作用,我感到很欣慰。我希望借助前程无忧协会,包括你们现在所做的这件事情能够真正的起到一种抛砖引玉、向导性的作用。我个人这么一路走过来,跌跌撞撞,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有一些(总结能够分享),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在我毕业前,我还做了一件事情,领导了复旦SIFE团队夺冠。那个时候,厚积薄发,我觉得SIFE是我在毕业之前的一个高峰。我这个人很有意思,别人玩的时候我还挺忙的。那个时候是在一个过渡期的时候,那个时候我整个人,不论是leadership也好,还是business的一些sense也好,都已经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了。要有一个发挥的机会。

SIFE第一年我们没有成功,但是我们埋下了一个种子,我们今后可以做得更好,而且我知道怎么样能做得更好。在本部同学一个非常强的team的支持下,我更多的是起一个adviser的角色。我们那年拿了中国的冠军,夜以继日的干。参加工作以后,我还参加了他们到国际上比赛的一个排练,后来到加拿大,多伦多,我们获得的是全球第六嘛。当时来讲,是中国队取得的最好的成绩了,很光荣。可以看到,经过这么多年的一个磨砺,到了最后才有一些突破与发展。所谓的international exposure,也是到了我参加工作以后才获得的。这个获得也是复旦带给我的。

说到我的第一份工作。那个时候我不是找不到工作嘛,也是很困难,到了5月份的时候,我才得到这么(一个机会)。是这样的:

一直得不到工作,当时的指导思想是这样的,毛躁是挺毛躁的——我觉得我这么多年有个精神支柱在支持着我,这个精神支柱有十年了吧。(失败以后)总觉得没有前途,但是又会想,咬一咬吧,就会过去的,就会柳暗花明的。就有这么一种思想在支持的,才让我走到今天。

坚持。

其实我觉得我不是一个韧性很强的人,但是这些年,在很多关键的问题上,我还真是忍住了。要是我毛躁一点的话,可能结果就不会那么好。当时我创建协会的时候,一方面觉得很痛苦,另一方面心态很放松,很开心,因为觉得有信心,我有这个能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到了5月份的时候,我前面已经拿到一个offer了,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咨询公司,是药品FDA注册方面的一个咨询培训,叫蓝钟,blue bell。是我们的一个校友,董武敏,他原来是FDA的官员。他当时是一个初创的企业,钱很少很少,好像才1500元,我当时差点都take了,还挺高兴的,是创业型的企业。

5月8号,我做SIFE项目去浙江义乌踩点,就接到一个电话,是我第一份工作,叫Parkway Group Healthcare。还记得高升咨询的典故吗?我和张先生,我的老板,还保持联系,在2004年春天,佘医生,后来我的老板,他初到上海,要进行市场调研,他们都是新加坡人,又是同行,就找到了张先生。佘医生是新加坡人,在苏格兰获得的医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医院住院医师,又到了美国哈佛商学院读MBA,毕业以后到了投资银行从事IBD,一直做到VP,join Parkway,公司把他派到中国来,搞BD,Business Development。要在中国成立第一家合资的医疗机构。当时在市场调研阶段,是踩点。跟我有一次见面,就认识他了。第二年我不是找不到工作嘛,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就说,(先)流露了一下我认识他,说我即将毕业,如果有任何适合我的职位,您可以跟我联系。到了5月8号的时候,也是机缘巧合,很多事情是命中注定的,他的秘书就打电话过来,意思是说现在佘医生向跟你见一下,现在有一个职位,做一个助理,assistant。当时他们的office才3、4个人,在外滩中心。

5月9号就去面试了。先是秘书,谢医生,接待的我,当时是佘医生的私人助理,也是行政总裁。佘医生直接见我,后来见到李丹,李医生,我和他work together挺长的,负责运营,原来是整形集团的总经理。谈了一下,当时意向已经基本上比较明确了。佘医生对我或多或少有些了解,这个小孩还不错,知道我的背景,我的经历,心里都有数。所以基本上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弄完了以后谢医生给我做了一段英文的翻译,其实很简单。中译英是一封信,写给官员的,中秋节的时候的问候信。英译中更简单。翻译是我拿手的事情。他们看了以后很满意。第二天谢医生打电话来了解我的薪资意向,他们挺想要我的。第二次去我还忐忑不安的,就隔了一天。他们当时也问了我的意向。我当时都面怕了,不敢提太高的要求,我就说4000到6000块,就可以了。他们给我一个package,5000块钱,包括各项福利什么的,还不错。我已经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了,拿下来再说。恨不得马上就行上班了。后来李总出来了。(说:)佘医生跟我讲好了,他不在,李医生再进一步的interview。李总是非常爽气,我后来和李总关系也非常好。他说,欢迎你加入我们——已经是made decision了。这很顺利。当时还有一点,说什么时候可以工作,他们说尽早,我知道SIFE比赛决赛时6月4号,我6月5号上班的。他要求我6月1号要去开一个会,是一个项目。当时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我现在回想起来第一份工作,薪资不算特别高,我学到的东西很多很多。只是几个人的一个office,在非常高档的地方,外滩中心。那个项目是一个被卫生部说起来高端的医疗合作项目,与政府打交道,项目计划书,我们都参与其中,医疗结构怎么定位,医疗设备的招标采购,和GE,西门子,飞利浦,几乎所有门类的医疗设备,器材,我都有谈判的经历。包括建筑设计,一个诊所,医院,怎么去布局,建筑上怎么规划,全都参与。频繁与外国人,中国官员,专家(进行)拜访。能力的锻炼非常的全面。

6月份的时候,第一个项目还不是做医疗机构的成立,这是后面9月份开始的工作。6月份到8月份在做一个咨询。当时我们请了一个PE的consultant,是一个美国人,后来跟我关系也很好。他是Stanford的生物学学士,UCSD的MD,UCB的MBA,MPH,duel degree。Over educated guy,非常有意思。他在PE,China Vest当中做associate,他是关注医疗行业的。我们当时替上海实业集团,SIIC,上实,在崇明东滩,(这家公司)想规划一个国际医学健康园区。我work together with such a guy,又是一个很好的exposure。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9月份开始正式转移到医疗机构的成立上。我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很值得。虽然我没有一些人一样很幸运,在本科毕业就进入McKinsey这样的公司,但我一点都不后悔,我觉得这样一份工作,exposure非常好。如果我缺这一段,我的综合实力会逊色很多,我在McKinsey竞争力也会逊色很多。

到了11月份的时候,老同学提醒我,今年McKinsey到复旦大学枫林校区做宣讲会,我当时不以为然,我想说,肯定是找JIA,做research,做Junior Informational Analyst,做研究的,没啥意思。后来他就说帮我看看吧,后来才了解到McKinsey很战略性的决定,它的业务在发展,医药方面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我乘着那个东风,参加了那个面试。当然竞争也很激烈了。我也有种志在必得的信心,哪怕中国只招一个人,那也是我。因为我觉得这么多年的一个经历,无论教育背景,还是实践经验,是最全面的。

后来就开始准备面试了。但是McKinsey way,包括case interview,都不是太在行,还是有点难度的。又到书店里买了2本书,一本叫《麦肯锡方法》,一本叫《HiAll咨询公司篇》。再介绍一本书,我在高升公司期间,北京,一个叫许国庆的人,《无领到白领》,很有名。
抱着这两门书,再加上bbs上的面经。我同学在bbs上帮我down下来,看了看,就准备面试了。很紧张。先是笔试,很顺利通过了。然后是work shop,对所有专业都是一样的,告诉你怎么做case,还是挺顺利的,觉得信心挺足的,在所有竞争者当中还是有实力的。

到了12月份就开始面试了。那些面试我都历历在目。总的感觉,我志在必得,充分准备。每次都是充满自信的走进面试房间。那时候我在上班,面试正好不是集中的,6点以后,我就下了班过去。请过2次假,请半天,(称)家里有点事什么的。我一般都会提前到那里。因为麦肯锡的办公室还在瑞安广场,23楼,我会到中环广场,它隔壁,底楼的咖啡厅去坐一下。也不一定是喝咖啡,就坐在沙发上面,最后再准备准备,上下洗手间。天很冷,中环广场里面很暖和。(然后)就到麦肯锡去面试。总体感觉到自信心很足。面试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我们所谓的experience interview,第二部分叫case interview。Experience主要是说,根据你建立上的东西谈一些过去的经历。比如请介绍一下leadership experience,比如介绍大学时代最有趣的一件事。或者说motivation是什么,同时考察一下英文的沟通能力。这些我都是很自信的,都是well prepared。Case interview呢,就要动脑筋,集中精力,当然有一些skill,要掌握它的一些方法。我觉得为什么会胜出,总结下来有这么几点:

第一个,机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我刚才讲了,应该说在过去的8、9年当中,尤其在本科毕业以后的三四年当中,英语, business sense,business experience,social skills,课外活动,知识面,眼界,自信心,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第二点,你的思维的能力,现在我感觉很幸运的是,我的头脑还是很适合咨询,这也是我能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原因,其实如果有的人思维比较感性,就不一定适合。我以前学习的特点也是比较结构化,适合分析。

面试时两轮,第一轮是两个(阶段),第二轮加了一个笔试,现在的BA program里面是没有的,是针对国外的associate level,或者fellow level,要求非常高,数学的计算题为主的笔试。这个以后,上海就剩两个candidate,简历不知道有多少封,笔试才20几个人,笔试以后剩11个人。麦肯锡要求医药类专业的咨询师,一定要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如果将来想成为医药方面行业专家的consultant,是要求研究生的。可以看到计算,逻辑分析(能力),后来是很重要的。

笔试成绩和面试通过率是很相关的,证明麦肯锡的笔试卷子还是很厉害的,是麦肯锡的一大特色。在2006年的1月19号,参加了final,两个人都要了。1月没过多少天,就签了offer,非常高兴。考研拿到offer,parkway的offer,都没有像那个offer那么激动,苦尽甘来的感觉。李总支持我离开那家公司,因为我往上发展就遇到极限了,他希望我到一个地方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2006年拿到offer以后,我第一份工作是3月底截止的,4月17日,我到麦肯锡开始实习,先做到6月下旬,先初步熟悉一下,面临很多culture shock,什么都不会,也是后来慢慢的catch up。历时一个月的培训,北京一个礼拜,上海一个礼拜,新加坡两个礼拜,上了mini MBA,公司当时花了10000美金一个人(用作培训),系统性学了MBA的课程。经过2个多月的热身以后,入职培训时,已经比较有感觉了,很快的上手了,能自如的开展工作。

7月份开始做项目,工作也很辛苦,以医药行业为主,也做了些消费品的行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都去了,新加坡也有培训,很辛苦,但学的东西很多很多,到底是不一样,麦肯锡这样的大公司,这样的knowledge,包括skill长进都是很快的,要求也很高。现在对于很多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David关于这些年经历的自述,自此告一段落。以下是Q&A阶段。

问题1:如果本科可以重新来过,你会怎么选择?

答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回答出来可能对母校不敬。

我觉得这样表述比较好,以我的个人特点,以我的思维特点,理想,风格来看,假设当时大一的时候能转专业,我可能会转到经管类专业去,我个人还是适合做一些broad的东西,更加海阔天空一些,也很活跃,很早就参与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培养起自己leadership的skill,更早的参与外向性的活动,国际交流等。

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以我的特点来看,比较适合这样一种模式来发展,只是说当时由于体制的原因,没有这样的条件。如果那个时候跟复旦合并的话,可能会好一些。这个东西很难讲,再来一次,我的见识也会不一样。那个时候我们信息还很闭塞,比较传统的想法。(选择)医生,律师,工科,计算机,很牛的专业。放到现在再来一次,考虑因素更多一些。

在当时还有个感觉,有几个小理想,可能我会选择读外交,新闻,主要是国际新闻或财经新闻。还有个理想,金融,至今都觉得自己挺适合做这种东西。特别是外交,国际经济法。我很遗憾,这辈子不能重来。否则我会选择那个,也会很热情的追求那个。

问题2:谈谈你lifestyle方面的选择与考虑。

答案:(包括)现在麦肯锡的生活,我将来的职业规划。

麦肯锡是一个很好的学校,在管理咨询方面,我觉得很幸运,能够在这样的公司得到训练。麦肯锡在全球口碑是CEO的摇篮,在美国来说,是最热门的公司之一,常年No.1,与之齐名的是Goldman Sachs,Google,在产业界里,P&G,GE,(都是)顶尖的公司。

麦肯锡几乎是没有等级的,non-hierarchical,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责任与权利参与到讨论当中,哪怕是partner,BA说得有道理,他也要听。说到工作的压力,首先咨询的收入不错,平时的待遇也还可以,比如每天吃得比较好,五星级酒店,公务舱,专车接送,都是公司创造的条件。也有比较明确的career-path,商业分析员往上是associate,再往上是engagement manager——项目经理,副董事,再往上就是partner,junior的partner叫principal,senior的partner叫director,资深董事。每6个associate最后只留下一个人升为partner。

麦肯锡很灵活的是,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会有人离开,大部分人离开不是因为表现不好,而是因为他有了更好的机会,或者说想寻求另外一种生活。麦肯锡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给你很大的压力和动力,在项目中的到锻炼,推动你成长;同时又有很多机会,像麦肯锡给很多B-school提供sponsorship的,这个不仅可以读MBA,还可以读MPH,还有艺术硕士,都是可行的。只要是advanced degree,他都sponsor你去读。

你有很多出路可以选择,一般来说,从事过管理咨询,或者战略咨询的人,可以从事的工作包括:到企业中从事BD,strategy部门的负责人,比较高level的,直接跟董事会关联的。(如果选择)到corporate里面,一般是追求easier life的,但一般要做到engagement manager以后才能有这样的资格,到那边以后收入也很高,工作也轻松一些。

第二个是进入投资界,private equity,PE,和VC,venture capital。PE和VC是相对于IB而言的,都属于投资的类别。

VC是广义的PE的一部分,从股权,资本属性上来讲,不是public的,是private的,(由此将PE和IB)区分了一根线。IB很大程度上帮助一个机构上市,通过股票市场,公开市场操作。PE的资金来源是私人的资本。具体信息可以参考一些书籍。IB是非常热门的职业,最大特点是,收入极高,工作强度极大,IB和consulting比起来,辛苦程度高很多,收入也高很多,但工作相对要boring一些。每周要工作100~120个小时。IB靠青春来换钱的。Consulting也很辛苦,但没那么夸张,像麦肯锡就要求尽量控制每周工作时间是65个小时,但有的时候做不到,平均大概是75个小时。周末尽量不上班,所谓的keep week and clean,这会make it big difference。钱也相差很大,咨询公司更像一个高校,一个学术机构,在乎你的knowledge,你的expertise,要靠你一步一步的积累,和客户关系积累。在初级阶段,收入比较低,工作也比较辛苦。高级阶段,knowledge就是你收入的来源。就像教授的体制,或者是小医生和大医生的区别。

投行是一个money driven的industry,刚才说的是狭义的投行,广义的投行还包括证券,security,股票,债券,衍生工具,期货,等。现在投行界,交易是赚钱的,离我们就更远了。数学比较好的可以考虑玩一下。管理咨询和IBD、并购、投资这些是相关的,一大类。

PE和VC是dream industry。它的辛苦程度小于等于咨询,拿的钱大于或等于投行。是美国MBA最热门的行业,要求也很高。VC的基本工资比较低,但工作更灵活,比如,投了Google,投了alibaba,你的capital gain是几百倍的回报,所以就一夜致富。但前几年挺苦的,而且要有犀利的眼光去发现。PE更接近于投行,有些狭义的PE我们成为buy-out firm,收购,把一个私人公司股权买进,进行一系列改造,然后帮它上市也好,卖给下一家也好,从而获得capital gain。这两个都是duel driven。它涉及很多financial analysis。而VC就有点像咨询了,很多时候都涉及到idea,是看你这个团队(的努力)。现在作为(目前从事)咨询(工作的人)来说,是几条出路。

这条出路对于现在医学院的学生,也是适用的。为什么?

我们不一定要从麦肯锡咨询,然后跳PE和VC。比如现在的同学,在医院也好,医药公司也好,干个若干年,再到一流的商学院拿一个MBA的学位,毕业以后可以很自然的进入PE、VC、banking,都可以。因为B-school像一个大熔炉一样,回锅,再炒炒。出来以后又像一张新的白纸,出来以后到大的医药公司,医疗器材公司,都可以。我之前提到过,那个给我们带来震撼的去PWC的同学,后来去了UCLA读MBA,他毕业以后,选择还是很多的。学医的本科,普华永道做三年的审计,然后读B-school,出来以后应该说还是有很多选择的。

但是要提醒大家一点,当时去四大,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样的一个职业发展,作为案例来看,显然是有点牵强的,完全不搭界。现在有条件,建议大家顺水推舟,不要为了跳板而跳板。我有个同事,在McKinsey做associate,他是北医大临床毕业的,后来为了出国而出国,在美国学计算机,软件公司做了许多年。PWC不是说不好,但是做审计,远了一点。给大家提个醒。那个时候是真正的曲线救国。包括我本人的案例,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包括我本人的案例。我个人感觉,我本人比较lucky,我走到现在,每一步,还算比较适应。

今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割裂式的发展。要采取有延续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条路,创业。但是现在创业谈何容易。

Lifestyle,麦肯锡,工作很辛苦,除了工作当中比较proactive以外,还非常强调每个人是对自己的lifestyle负责。Work hard,play hard。要自己非常proactively的去manage自己的lifestyle。工作时候要提高效率,be efficient,manage工作的scope和depth。

留出的业余时间可以尽情享受,公司的活动还是挺多的,过两天我们又要去阳澄湖搞一个小型的培训。前一阵刚刚举行大中华区的value’s day和retreat,在成都,玩得很开心。每个月还有home Friday,出差的同事都回到office里面,举行一些活动,吃一些东西。还有Annual的Christmas party,搞得非常盛大。咨询师一般会办一些健身卡,同事之间,同行之间,朋友之间,搞一些聚会。还可以。休假挺多的,一年至少一个月,可以安排旅行,体检,等等。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年假是15天,第三年是20天。不需要病假条的病假10天,体检1天。准备出国考试,有一个月不带薪的休假。

问题3:谈谈你的career path?

答案:So far,我在McKinsey过得很愉快。

国家发改委发起的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有8家机构提供了建议的方案。麦肯锡是其中一家,与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等,一起提供proposal。在医药卫生行业,McKinsey现在扮演的角色还是非常的积极和显著的。身为一个参与者,我感觉到挺有成就感的。现在做的项目,接触的客户,很多都是中国医药卫生行业最前沿的东西。这一块发展方兴未艾。

我作为第一批大中华地区招聘的专业的学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我们是得到重用的。从个人发展来看,我有可能继续呆下去。不一定读商学院,升到下一个level。也有可能去PE、VC,因为已经有这样一个知识技能和网络的积累,在投资界,在医药行业的投资热潮当中发挥作用。大致是这两条路。

还有会想到的一个,赚到一定钱的程度上,比如我的财产已经足以供我养老,有可能我会选择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包括开创一些有意思的事业。不一定要那么的赚钱。开个酒吧啊,开个会所,投资一个有意思的东西,是一个好玩的business。

第二个是做一些公益的事情,会继续involve一些大学生的活动,如SIFE啊,JA啊,会继续在这方面出力,出钱。这些东西,一方面是尽了我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让心态长保年轻。大概是这样。

问题4:就剩最后一句话了,谈谈最想对大家说的,at last but not least。

答案: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前面我基本上都讲了。

Your life is made by yourself.

你的生活都是靠你自己创造出来的。

现在跟学生去谈,你要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个比较难。

在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还是憧憬很大的时候,还没有面临这样的困惑。对于工作的人,这是一个要思考的主要问题。学生阶段这个问题比较小,要踌躇满志些,ambitious一些。往往是工作几年后,锐气没有了,才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说这句话,针对我们现在的audience,回顾我走过来的这些经历,在拼搏阶段,奋斗阶段,更多的是,事在认为。McKinsey life,everyone is responsive for your life.对职业发展也是这样的,要靠你去创造的。得积极的去做。

简要后记:

从完成采访,到完成手稿,再到完成这个全文字稿,几经周折,横跨整个春节。

当完成这洋洋洒洒的2万多字,当初采访David的情景又浮现眼前,非常energetic和professional。

愿David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乘风破浪。

愿他的经历能给更多的人带来鼓舞与思考。

The End


本文内容遵从CC版权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自 http://memberblog.bebeyond.com/away/


Continue Reading...

Thursday, April 16, 2009

Shouting out another blog from a friend

Hey, folk. Just wanted to make a quick post about a recent event brought changes to blog isteward.

About exactly a week ago, I listened to a talk delivered by Jinbo(founder of Bebeyond). I was impressed by how he started his way to help heople find their purpose in life. (I will write a specific post about it later, so stay tuned)

After that, I started to follow BBY's blogsphere and that's how I discovered Away's blog and build friendship with him. The most exciting part of Away's blog is that he's offering advices for the pursuit of science from the view of A PH.D. So, I decided to write this quick post to encourage folks to check his site out -> LINK.

To my delight, Away is now joining the author pool of iSteward, which means he's about to come up with posts to sharing thoughts soon. I love seeing that he's implemented it successfully here :D


Continue Reading...

New contributor to iSteward

很高兴能加入本博客并一起来探讨人的发展,以及一些具体与鲜活的例子。
不仅如此,我们还将探讨,了解这些东西对你个人有什么帮助,你如何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式来发掘自己的优势并发扬它。也就是在面经中我们经常看到的"be yourself"。

我很惊喜的发现,Steward在做同样的事情,有一个更大的机构BeBeyond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Steward对management consulting了解得比较深入,而我在scientific research领域积累得比较多。希望这些文字能给你带来帮助。

ps,我也是《聊聊咨询这点事儿》的忠实读者。:)

Link to Away's BLOG->http://memberblog.bebeyond.com/away/

Continue Reading...

Monday, April 6, 2009

[Guest Interview #4] with Zhang-Ying From BASES

[序]这个访问系列是我一直都希望做的。(Previously review)他们是我学校里的前辈、同窗和死党,还有工作上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同事、上司,以及那些透过网络因为共同的兴趣而认识的朋友。让我十分感动的是,在我向提出这个访问的要求,他们无一例外都非常慷慨地答应了。衷心地感谢他们,在百忙中抽时间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序全文...]

Interviewee: Zhang Ying
Company: BASES-Nielsen
Interview time:2009 4-1 by www.isteward.cn

受访者介绍:
ZhangYing曾经在研究生阶段获得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为(CSC)全额奖学金到英国BASES公司作为分析员实习一年,我跟她的认识也间接因为这个项目。除了海外经历,她在武汉大学期间的求学和求职经验,对于不在北京、上海等金融业发达的城市的读者而言非常有参考价值。对于未来规划的本质,有个词太熟悉-Imitation,包括我自己,也常常抱有这种想法。在一遍一遍地阅读访问稿的过程中,很多地方的对我带来启发,让我的思绪也进一步被打开,我想,这对于其他读者也一定很有帮助。


1.你好,ZhangYing,能否先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还有你毕业即将加入的BASES-Nielsen公司?

武汉大学企业管理系研究生,本科为武汉大学工商管理系。喜欢唱歌,好动,合唱团女高。随性,率真。
实习工作经历:
(1)兼职:武汉商务英语培训机构 BEC中高级口语助教 2年
(2)IBM蓝色之路暑期实习项目第一届ISC(Integrated Supply Chain)项目实习生,在深圳分部供应链部门轮岗2月。
(3)中国留学基金委赴英实习项目,BASES-Nielsen Oxford全职实习一年,职位是research analyst.

简单解释一下BASES-Nielsen. Nielsen业务繁多,分成不同的相互独立的部门,如Media Research. BASES的业务是市场咨询部分,主要客户是快消行业的跨国企业以及各国当地企业。

BASES全名是Booz Allen Sales Estimating System, 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时收购了Booz Allan的市场预测的模型,然后之后的业务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BASES在1998年被AC Nielsen收购,成为了CAN的一部分。AC Nielsen其实已经在2007年更名为The Nielsen Company,所以现在叫BASES-Nilsen.BASES的历史已经30所年了,不过在国内的office才开几年。http://www.bases.com/ 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上BASES的网站

2.这也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作为刚刚毕业的硕士生,当时作为保送生,能不能讲讲当初选择读研的想法。还有就是作为前辈,能否分享一些研究生期间阶段经验和心得(例如工作和学业的平衡)?

现在想来,读研对于我来说似乎是很理所当然的决定,也可能我的情况相对比较特殊一些。其实本科毕业的时候是希望去申请美国的学校去念书的,那个时候很看不惯国内的学术风气,希望去受最好的教育,然后回国,当时对学术一腔热情,但是跟我自己的老师交流起来的时候,他们的观点让我觉得很无奈,也很无法接受,所以就一心想要出国念书。但是因为念的是管理,申请比较难,而且我必须要全奖才能出去,不希望给家里负担,所以我申请的PHD,即便是PHD,申请起来还是很难。我的条件是可以保研到外校的,但是抱着出国的希望,我放弃了外保,就走了走保内的程序,拿到了报送武大的名额。那一年申请的结果是申请失败了。我很不甘心的留在了武大,甚至还想过要放弃研究生入学,大四下半学期可以说是我人生当中比较具有转折意义的,开始的时候我不太能接受这个结果,我认为我很努力了四年,为自己的理想放弃了很多东西,可是我似乎还是站在原地。自己在这种不平衡的情绪中钻牛角尖了很久,甚至有些轻度的抑郁症,同时也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目标,生活的追求,然后再朋友的帮助之下,慢慢地走出来。然后就开始了研究生生涯,入学的时候没有任何欣喜,甚至还有些抵触。好在同学对我都很好,遇到了新的好友,鼓励之下,我研一的时候又申请了一次,结果是管理方向的拿到了比较好的学校的录取,但是不愿意考虑给我奖学金,完全负担不起;经济方向的,拿到了半奖,说可以考虑过一年给我全奖,可是最后关头,我不愿意去了。不愿意为了出国而出国,我知道我想念的不是经济。加上当时妈妈查出了很多病,于是就铁了心,告诉自己要放弃。这样,才开始张罗找工作的事情。于是马上开始申请找暑期实习。所以说,在那之前,找工作都不在我的规划之内,对找工作一无所知。也是临时抱佛脚,在网上看帖子,做笔试题,头简历,听宣讲。但是武汉不比北京上海,招实习的企业很少,而我希望去外企,外企的实习项目不多,招的人也少,往北京上海投的,顶多给个电面。所以那段时间也很挫败,好在最后很幸运的去了深圳IBM,去了之后,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老板,职位很高,但是很照顾我,跟我分享了很多东西,也给了我很多鼓励。从深圳实习完,就申请了出国实习的项目,没来得及正是找工作就去英国了。

关于大学期间工作和学习的平衡,我个人而言,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就是我需要让自己忙碌,停下来我会觉得空虚。所以我觉得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找到动力,然后让自己运转起来,时间都是自己挤出来的,比别人多的时间都是比别人少玩的时间。再一个,就是给自己短期的目标,每个学期要积累点什么,把目标具体化,然后坚决执行,工作上,学习上都是如此。我本科期间,大一大二,大主要的精力都花在学习上,专业知识和英语,各种考试。大三之后开始做兼职,第一份兼职是在一个商务英语培训机构教BEC口语,接触到学校之外的天空。研究生之后,课程都比较学术了,对实际工作没有太大帮助,所以认真应付课程之余,重心就更多的放在学习之外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可能不同的期间,学习和工作之间的比例不一样,取决于这两者能给自己目标实现带来的边际收益的大小吧。明确自己想要得,然后根据自身的状况来平衡。不过我觉得,这两者是绝对可以兼顾、不冲突的,无非就是把自己弄得更忙碌一些。年轻的时候,更忙碌就意味着多一些回忆。

3.你研三的时候得到国家留学基金的全额奖学金到英国实习一年,这个机会是如何得到以及你认为是什么关键因素让自己在全国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以及特别就你的英语方面的学习谈谈这方面的方法吧)

通过学校网页得知项目甄选,然后就提交了相关材料。通过学校的甄选,材料递交到中国留学基金委。经过基金委简历筛选之后,由英方一中介机构进行了第一轮面试。之后,由尼尔森安排第二轮笔试面试。机会比较偶然,材料准备都能在短时间完成,只是申请对语言成绩有要求。所以,准备雅思或者托福成绩是十分必要的。

英语学习,总的说来,是需要时间的投入。毕竟是一门语言,单词的积累、阅读量的积累,都是硬性的,积累达不到就做不到。与我而言,无非就是更早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大一的时候就考了六级,然后就开始复习国外的语言考试。加上我自己对英语教育行业的一点点涉及,对于英语考试,我认为四六级就是用来积累基本单词量用的,而英语能力的提高,参加国外的语言考试能有所促进。不参与考试,空谈练习听力、写作什么的,似乎没有一个衡量。所以我很建议大家尽早过四六级,然后通过国外的语言考试,对文化、生活的各方个面都更进一步的去了解,去接触比较地道的。

语言考试,与我而言,就是一个敦促我不断学习的方法。然后抛开考试来分享我的英语学习经历。每每积累到一定程度,我能感觉到自己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推荐比较好的英语杂志《英语世界》,本科的时候我看得比较多,可以积累单词量,并且接触到比较Native的表达。这对写作帮助会很大。口语,国外语言考试中有口语的部分,可以通过考试来提高。此外,对我自己优质的帮助的是参加了一个暑期国际口语培训课程,武大组织的第一期,三十多天,和美国大学来的20多个老师生活学习,完全在英语的环境中,这样下来,觉得自己提高了很多,也对文化生活的有了些了解。英语基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如果还想继续提高,可能就要了解英美文化。我大三接触英美文化的课程,也开始一些不同于四六级的比较复杂的写作。在国内写作一般都是从议论文开始,积累到一定阶段,可以开始尝试描述性质得写作,揣摸下一些比较妙的表达用词,这样,写作能力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到了研究生之后,我会偶尔用英语写点东西,练笔。总之,语言的学习无非就是在扩充自己的四种词汇量reading vocabulary, speaking vocabulary, listening vocabulary和writing vocabulary,这样来看语言学习的本质,就知道努力投入的重要性。考试不一定能完全真实地反应你的英语能力,但是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不过我更加看重的是在准备考试之中自己的积累和学习的过程。然后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保持一个谦逊的态度,keep learning and improving.

4.能不能跟我们聊聊你在英国尼尔森公司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作为研究分析员,基本工作就是协助经理完成项目。具体而言,就是对外直接和客户沟通的,对内负责的是协调各相关部门,如项目设计部门,实地调研部门、数据处理部门等,已获得我们所需的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完成报告。

BASES- Nielsen 的文化是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部分。工作的环境非常的轻松,经理、同事都非常nice。可能使我Base在欧洲,工作虽有压力,老板不主张加班,非常尊重私人时间,还时常赶我回家。因为项目大小不同,大项目需要直给Director或者VP汇报,起初让我觉得很有压力,实际上工作起来,他们都非常nice.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情,是我刚到的时候,什么都不熟悉,我老板为了让我多学习,安排我旁听一个项目,客户比较挑剔,项目有些复杂,我旁听和VP一起的会议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明白,加之我刚到英国,语言上也不能完全适应。但是在开会的时候,VP会问我明白没有,看我比较迷茫,就停下来仔细给我介绍项目背景,甚至很细节的东西,都耐心给我讲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此外,因为这个行业是需要知识和经验的,对于刚进公司的新人,工作起来会有很多的不明白。公司文化很好还体现在知识的分享和学习上。有任何不懂得问题,随时可以问别人,都会得到很热心的回答,即使对方职位很高。而且在午饭时间经常有人分享比较有意思的项目经验。

5.对于将来有什么计划?

由于我是个比较随性的人,与我而言,在那里工作,做哪一行似乎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享受工作的工程,找个文化和自己相适应的公司,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同事,然后不断的学习和成长,这个经历的过程比较重要。如果实在要选,我更愿意到非营利组织或者非政府组织工作。

6.最后一个问题,从和你的交谈还有Carol的口中,我觉得你在读书、公所、心态等方面控制得真的很好,十分敬佩!同时我也十分好奇,就是在这些过程中,你有没有曾经迷惘过,然后又是什么带给你启发,认清方向走出迷惘的时候?

关于迷惘,我前面描述的经历当中相信你能够感知一二。心态的调节控制,也是自己经过了那一段之后慢慢学会的。从原有的目标转化到去找工作,然后找工作之初的不顺利,到之后去IBM遇到我人生当中第一个老板,然后到出国实习,这一系列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明白了自己的幸运,释怀了以前的种种不平衡。去IBM工作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面试我的老板是高级执行经理, band 10,职位挺高的。她安排我去她手底下的每个经理那里轮岗,要我直接report给她,抽空带我。私低下聊天,我才知道其实这个职位当时竞争很激烈,但是她说面试我的当时就基本决定要我了。她说记得当时问我对供应链管理有怎样的认识,我很坦白地说,只有书本上的认识,然后简单说了下。她说如果我跟大谈胡吹一番,她肯定也不能信。当时去工作,还是很生涩,只能说努力去做,去问,去学,还有很坦诚地去沟通。我走的时候,老板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这段经历让我觉得,可能有些事情,就是缘分。当时几百人坐在教室里笔试的时候,怎么能想到最后去的就是你呢? 另一方面也让我觉得,看上去再小的机会,也应该努力去试一下。缘分,工作,生活,可能都是如此。虽然,缘分在哪里并不知道,但是努力去做去试,该你的时候,就是你的。很多东西不能强求,也不必盲目羡慕和比较。生活给我的任何安排,我都看作是最好的,哪怕是困难和挫折。任何际遇,我都去努力体会它的用意,然后珍惜。这样,一切的过程就都有意义。过程有意义了,结果就不重要了。The best thing comes when you least expect it.把有些东西看淡了,反而更有可能得到,即使得不到,也不会失去什么。我以前就是看太重,我觉得我付出了,我就要得到我想要的。其实,有时候,生活在以不同的方式回报你,很多东西也不在一时,没能得到自己觉得应得的,也要相信自己的努力的过程是值得的。

7.如果有读者看完这篇访问,还能通过什么方式和你交流?

More than glad to meet new friends
MSN: oriki84@hotmail.com
Email: oriki84@gmail.com

非常谢谢你,Zhang Ying !

谢谢你这份问卷,让我有机会回顾了这几年我的生活,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顺利!有机会也许能碰面!

本文内容遵从CC版权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自www.isteward.cn
Continue Reading...

Widget By Devils Workshop

  ©i Steward | Notes from a native Chinese student. Template by Dicas Blogger.

TO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