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听袁岳同济演讲笔记+感想
这篇博客是今晚听袁岳老师(blog)同济讲座的笔记。今晚的讲座,概括体会就是年轻人不缺passion,但因为阅历浅见识不够缺乏vision,因为习惯了宅在学校缺乏action。后两者需要通过社会化自己(socialize oneself)而获得。
先写我的感想(都是很小的方面),再写笔记:)
a) 听讲座是没用的。根据多年参加名人讲座和看书听课的经验看来,大部分情况是听得激动、听完不动,过了一段时间后开始乱动。主要原因是在演讲上听到的道理,自身没有足够的阅历去领悟(关键是领了没有“悟”)。随着时间流逝慢慢积累起阅历是,你听过的道理也忘得差不多了,道理更多是靠挨板砖自己悟出来的。所以总的来说结论是,听讲座是没啥用的,听了=白听,你否认白听过几天还是得承认等于白听,不信你试试看。
b) 为什么仍然那么多人去听,你一定会问的为什么。之所以仍然人山人海挤爆礼堂地区听,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多数听众希望听完之后能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于是血脉喷张抱着美好的愿望而去。而我是属于第二种,为了享受2个小时的激动。这跟听演唱会的心态是一样的,CD听过无数次了,还想去现场听一听。主要是为了激动一下,并不是希望自己也当歌星。(何况还是免费的)
c) 讲座又是总有些用的。以上是对于一般人而言,但如果你是个积极和善于学习的人,则不一定。你可能会做一些额外的工作,例如记笔记。记笔记并且把笔记保留好,以备温习。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阅历会增加,所以长远而言,适当的记录并温习能让你“悟”得比别人深。小学生有小学生的领悟,大学生有大学生的领悟,你还能悟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这都是由你的阅历深浅和是否用心决定的。
d) 另外,一场演讲,演讲者的个人哲学只是一部分。大多数人是本着演讲者而去(废话),但除了演讲者推销的一些个人哲学外,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地方,要去用心发现。(很多研究调查过,讲话的内容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所占比重只有15%左右,其余的在于演讲人的台风例如肢体语言、语气等因素。)毫无疑问,想想即使我把袁岳整篇演讲通背下来,还是讲不出人家那效果。这就是差距,有差距就有学习的空间。
e) 今天你搭讪了吗?的确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地方,能学到一点就比过几天全部忘光强(few is better than none)。每个人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我相信,能解决关键的一两个,其他都会迎刃而解的。如果你既不想学人生哲学,没有思考“道和术”的兴致,也不想学演讲,你还可以获得其他实际的客观信息(fact and information)。例如更多了解了袁岳的个人(例如他喜欢写博客和写诗做菜)和他的公司等等。我自己对于公益创业的概念和渠道,之前只听说,这次算是了解。还有很多情况,哪怕你像当晚某位前排的同学一样刚刚失恋(他在提问的时候告诉大家的),在这春天到来之时产生了某些对浪漫的憧憬,不妨抓住机会搭讪身边的异性。想想,你们因为对袁岳老师的共同爱戴而进入了讲座的殿堂,虽然场内拥挤,缘分还把你们安排在了一起,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 (扯远了…)
f) 几个关于博客的错误观念。袁岳老师在书中和讲座中经常提到写博客的种种好处。我本身也爱写博客,听到尊敬的人这么说自然也很爽。我想顺便说说关于博客的感想:写博客不用花钱,但是要花时间,关键是养成习惯坚持不容易。有人看见名人写博客,于是也写博客,认为能建立个人品牌(personal branding),其实这是错误的。名人的博客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他们本身有强大的内部资源对接,能leverage。做过生意的人都会告诉你,在还处于谋发展的时期有比品牌更实际的事去做,就是销售。其次,对于一般人,写博客是给自己看,也是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看。写给自己看,是为了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思想,系统化自己的知识,keep track of life。至于别人看不看,除非你的内容非常有意思,否则是很少人会耐心通篇看完的(不信问问你自己什么时候通篇读完了别人的博客?)。特别是说教性的文字(像我这篇),一般人是昏昏欲睡,给面子的跳着看或者直接看看图片就算了。因为人随时随地都想找乐子和发笑,但不是随时随地都准备着接受教育的。那些能仔细阅读的人,最多也只不假思索地看一遍囫囵吞枣,到实际操作时依然不知所措。所以说呢,写博客对于那些自己乐在其中的人是最能持久的,其次再是对别人有帮助,毕竟总有一些人是用心的。对那些初衷想从impress别人的过程中寻找乐趣和追捧的,往往是比较frustrated的。(注:袁岳老师从03年开始写博客,更新频繁,能达到一周五篇以上的频率。他说刚开始写博客的时候,都是赞美的话,后来骂他的人多了,甚至形成分工,专业地骂不同的内容。以至于那几个人少骂的时候,其他读者都会觉得不适应。)
----下面是讲座的笔记-----
袁岳每年都会在各个大学作大约40场演讲,十分关心和了解八零后青年一代。例如在书《我的江湖方式-袁岳致青年书》(LINK->新浪阅读)中他讲过的“许多大学老师的茫然与无聊比起大学生的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茫然引导茫然的结果,就是空前绝后的茫然。”能讲出这么与我们同仇敌忾的话,你也不会惊奇他深受广大青年和师奶所爱戴了。
袁老师的讲座,向大学生灌输的理念就是,要提早接触社会,使自己社会化,适应社会的规则,顺势而行,这样才会吃得开(同书中灌输的理念一致,错过讲座的请点击这里。不过看书绝对没有听讲座爽)。人在成长中处于的各种不同环境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社会”。家庭、亲人、同学和恋人,这类是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接触得最多的特殊“社会”,虽然是“社会”,但属于低社会化程度的(或者非社会化)。而工作后认识的同事,生意上的伙伴、社会上的良师益友这类社会则是属于高社会化。举例来说,你花在前一种环境的时间越多,社会化程度越低;花在后一种环境的时间越多,社会化程度越高。毕业之后吃得开的,都是后一种人(包括太子党)。袁岳:少花时间放假回家看父母,是为了毕业后父母少花时间看着你。
现在的80后,因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代独生子女,这是历史原因。导致了接触社会的时间晚,适应规则理解规则的能力(adaption)差。袁老师一贯提倡,以实习接触社会,以实习试江湖。名言是,少花时间放假回家看父母,是为了毕业后父母少花时间看着你。
接着上面试江湖的“试”字,就是鼓励尝试更多的实习,在年轻的时候去测试自己与不同工作的契合度。这样在真正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作出的决定是相对靠谱的,因为是建立在掌握了信息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社会上大概有3000种职业,但只是有大约50中是被人们梦想过。有大部分工作是被人们慢慢接受的。并且“早”是因为科学统计说人类过了25岁的年龄后便开始接受现实、逐渐丧失改变的欲望。
既要高调,又要低调。很多人的低调实际上是自小少见世面以及父母灌输的“不要张扬”的老观念的产品,等到20来岁,这种拘谨与低调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对于高调不懂、不敢也不适应,从此就自动地把自己可以探索的高调能力给废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低调实际上已经是自卑的。低调就是要从不起眼的事情做起,或者在陌生的环境下选择扮演一个低位的角色。这样在你的“势”是上升的。在上司眼里你也是动规矩的,也就是他们称赞的“这孩子人不错。”这些不是靠技巧做出来的,靠技巧通常是不稳定的,说到底,要靠品德。在长辈和上司严重,技术不熟练可以教,但是品德不好是没救的。(LINK->百度:袁岳_36条人情世故)
创业者三条标准:
1 )身体好,神经超强。有无日无夜工作的能力,并且还能精神饱满一脸阳光地面对种种压力。也许客户答应你的订单在你准备交货的时候,他们不要了;也许你为了要办一个手续,跑50次政府部门,所以必要要有超强神经。
2 )执着。很多人创业是因为没有选择,无路可退,做不成只能再忽悠一笔钱重新做。他后来补充了,执着的另一种来源就是兴趣,面对很喜欢做的事也能迸发出这种精神。
3 )否定自己。创业每过5到6年就要否定一下前人。一般小有成就的人很少否定自己。(这点最近体会最深,有优势的人要想想怎么巩固和把这种优势往更高的层次发展,而不是自大和沾沾自喜)
公益创业
(讲了很多,只记了有价值的两条)
1 )公益创业是积累人脉的有效方式。(至少别人不会怀疑你交朋结友的目的实际是为了要卖保险给他们)
2 )社会上公益基金多,但是很难找项目捐助,所以资金容易找。
(室友的提问)关于组建(创业)团队
1 )创业不一定是要靠团队的。
2 )创业者本身的特质,他能像一块磁铁一样,把好多人吸到身边来。譬如你卓越的领导能力让别人看到希望,跟着这个人干准没错等等。
3 )其次才是技巧,因为做事情全靠技巧不能持久。有经验的人重新去读商学院,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是一些小技巧,只是对他本身做事情产生一些小改造。
4 )团队不一定要志同道合,可能有一部分人是志同道合的。但必须要学会“和不喜欢的人共同做你喜欢的事”。
最后感谢嘉定研会学术部同学们的辛苦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www.isteward.cn
照片:再次感谢研会同学提供